要闻
(清风时评)移风易俗,党委得好好抓
来源:武平县纪委监委 浏览次数: 发布时间:2018/3/27


党的十九大报告,提出要开展移风易俗、弘扬时代新风。移风易俗不是一个新的命题,过去也经常讲,但以往基本上是部门在推动,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足,没能形成改革的合力,往往推而不动,成效不大,持续性差,出现反复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,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,党政军民学,东西南北中,党是领导一切的。移风易俗推动社会风气持续好转,党的作用必须强化。实践证明,没有党的坚强有力领导,我们的各项事业就无法顺利前进。省、市纪委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座谈会明确指出,各级党委是移风易俗的责任主体,纪检监察机关负监督责任。有些党委对自身的主体责任认识模糊,习惯性的认为上级纪委部署推动的工作,就要相应由纪委来落实;有的虽然表面上重视,但实际工作中还是由纪委来牵头落实。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相辅相成,不可替代,其中任何一方缺位都会影响工作成效,但主体责任是关键、是“龙头”,更具有根本性。各级党委要加强对本地区移风易俗工作的统一领导,强化主责意识,周密研究部署,制定总体方案,明确职责分工,统筹协调推进。“一把手”要经常深入基层调研,了解民情、分析问题、研究对策。

当前,党员干部中对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出现一些杂音,有的认为传统风俗是几百上千年形成的,没那么容易改掉,有的认为移风易俗应该是民间的事,党委政府管得太多了。这些观点,源于对移风易俗的内涵认识不清。移风易俗,移的是歪风,易的是陋俗,不是对风俗的全盘否定,而是扬其精华、弃其糟粕。要通过移风易俗,改革不必要的仪式、环节、名目,限制宴请范围、菜品菜金等,减轻群众经济和精神负担,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。比如,我们提倡反对高价彩礼,反对的是“重聘礼、轻感情”,“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”等陈旧观念,并没有要求“零彩礼”,而是倡导不比排场、比风尚,女儿出嫁后依然要“常回家看看”。对老百姓有利的事,必然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,老百姓赞成的事,就一定能做成功。过去移风易俗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,不是移风易俗本身有问题,而是具体工作中没有很好执行群众路线,群众工作做得不够细,方式方法不够科学等原因造成的。面对歪风陋俗、不良习气,群众怨声载道,但又无法拒绝。党的宗旨性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,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。党委政府倡导、推进移风易俗工作,是职责所在、毋庸置疑的,只要下足功夫,也是能做好的。

日前,县委文明委印发武平县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实施办法(试行),对革除烟花爆竹燃放攀比之风、婚嫁高价彩礼、宴席泛滥、厚葬薄养、封建迷信、小赌怡情等陋习作出一些倡导性规定。有人认为党委政府太操心了,对其中的规定不予认同。其实,县委文明委的文件规定是在认真调研基础上出台的,充分尊重、吸纳了民意,不是强制性措施,只是倡导性要求,符合客观实际,都能够做得到。比如,倡导宴席一般安排十六个菜以内,十六个菜能确保客人吃饱吃好,且目前大部分宴席都设定十六个菜左右;宴席菜金参考标准100元/人,按每桌10人计算,每桌总菜金1000元左右,但目前农村流动酒家宴席行情价为每桌650元左右,远低于倡导标准。再比如,倡导全县嫁娶彩礼金额5万元以内,实际上除武北片区彩礼较高,全县大部分地区彩礼都不高,甚至零彩礼,倡导彩礼金额是大多数群众都能接受的,况且实施办法尚在试行阶段,在实践中将不断完善。总之,以人民为中心,群众满意,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移风易俗也必须坚持人民立场、执行群众路线。(武平县纪委副书记、监委副主任王建华)


闽ICP备20015806号-1